我是1989年加入民建的老会员。
今年初,民建萧山区基层委决定由会员自编、自导、自演一部微电影,献礼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八十周年。经数次讨论,最终定下的片名为《飞轮记忆·1951》。影片讲述的是,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杭州民建会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捐献了十三架飞机的真实故事。
基层委专门成立了由瞿虎主委、张莹副主委和李响导演等数人组成的剧本创作团队。我也荣幸地加入到了这个团队中。(拍摄时,还客串出演了一个爱国资本家的角色。) 我的主要分工是,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史料,核实考证,要求做到史料有出处,证据链完整可靠。
接到任务后,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场特殊的“考古”工作中。虽然,念小学时,就知道“抗美援朝”,读过《谁是最可爱的人》,熟悉《上甘岭》和董存瑞、黄继光的故事,但知道的却非常有限。
经过这次微电影剧本《飞轮记忆·1951》的创作和拍摄,我与创作团队的每个人一样,对“抗美援朝”的历史,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对杭州民建在抗美援朝时,积极捐献飞机大炮的爱国之举,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
捐献飞机大炮运动,是抗美援朝期间,影响深远的全民政治运动。1951年5月,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组织了由全国各界人士代表参加的第一届赴朝慰问团。慰问团在前线慰问时,了解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既落后又短缺,令人深感忧虑。当时的新中国,正处在恢复国内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同步进行的关键时刻,国家的财政负担非常沉重,难以拿出更多资金购买武器装备。
所以,慰问总团团长廖承志与代表们沟通,决定由上海分团团长陈巳生,以民主建国会会员及上海工商界代表的身份,率先向上海和全国各界人士发出捐献飞机大炮的倡仪。倡仪发出后,很快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和支持。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也于1951年6月1日,发布了《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军属的号召》,这就是著名的“六一号召”。
6月3日,“六一号召”发布后的第三天,也正是民主建国会杭州分会成立的日子。在杭州民建租用的办公场所“飞轮别墅”的大草坪上,87位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杭州民建的首届主任委员唐巽泽作了精彩发言。他代表杭州民建,向全体杭州民建会员及工商界各同业公会发出倡议,倡议全体成员积极响应“六一号召”,增产减本,创造财富,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
由此,拉开了杭州民建及工商界轰轰烈烈捐献飞机大炮的序幕。
为了让剧本反映的重要事件和主要情节,与史实相符,我与团队成员一样,费尽心机,查找资料,走访民建前辈或后人,一心想使这部民建人自己的微电影,成为记录民建会史的一个经典作品。我连续数日去了浙江图书馆、文献馆、杭州市档案馆等处,借阅抗美援朝的相关书籍、图册、原始文件等。有些资料,不能外借,就坐在那里抄录、摘要、拍照,一坐就是一整天。
在翻阅这些书籍、文件和图册时,我会时时被一段段文字、一个个情节、一张张照片,所震憾、所感动。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而泪目,为刚解放不久依然贫困的中国人民的空前团结和爱国热情而感动。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入朝参战,抗美援朝运动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新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群情激奋地参与到运动中来。全国各省市的城镇乡村,都先后召开了动员大会,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积极布置开展相关工作。整个抗美援朝运动包含了若干“分运动”,如“万信万袋运动”(给志愿军寄慰问信,慰问袋)、“捐寒衣运动”、“优待军烈属运动”、“防特反特运动”、“捐手榴弹运动”等。
1950年12月14日,杭州市在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把各界人民的爱国情绪导向实际行动的四项决议》:一、积极加强国防建设,动员青年工人、学生踊跃参加军事干部学校;二、镇压反革命活动,加强冬防工作;三、工商界制订爱国公约,反对投机倒把,稳定市场;四、工厂工人积极展开爱国主义生产竞赛,增强国防力量。
在杭州市档案馆保存的一份杭州市工商联1952年9月的手写工作总结中,有一段关于捐献飞机大炮的情况汇报,写道:“各业在热烈兴奋的情绪下继续捐献,终于捐献了人民币一百九十五亿零七百六十六万余元(旧币)。照原定计划超额11%强,完成了捐献十三架战斗机的光荣任务。”“服装业的增产捐献计划,是以合营厂的袜底加工收入来作捐献的,该业全员为了争取提前完成,都连夜赶制袜底。”另外,在“猪行业”同业公会1951年11月的总结报告中,提到两个会员朱松涛和李梅春。他们发起了额外捐献:将自己不辞辛苦,七次赴外地押运生猪所得的十万元押运费,也全都捐献了出来。
每每读到这些生动的情节,联想到当时举国上下,热火朝天的爱国热情,军民同心的抗美援朝,我的心,也会随之兴奋。当祖国的安全,人民的安定,受到威胁,中国人民必定会群起奋战,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爱国之心,人人相同。
我深切地感到,在这次抗美援朝历史的学习了解过程中,在捐献飞机大炮运动相关史料的收集考证过程中,我自己,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我对我的祖国有了更深切的热爱。
中国,我的祖国,对你的热爱,早已刻骨铭心!
(作者:傅利达 民建萧山区一支部会员)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杭州市委员会 备案序号: 浙ICP备15045599号 设计制作及技术支持:杭州网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0580号 您是第位访问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