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中国情,融入西方文化
现代都市太子城,纪念爱国英雄,创造云顶奇迹
马来西亚因MH370民航客机失联事件引世人瞩目和牵挂。这个国家历史上与中国血肉相连,很多地方保留着中国历史文化遗迹。人们见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牌匾,仿佛到了中国的远房亲戚家作客,倍感亲切。然而进入20世纪后期,这个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游览此地,犹如上了一堂新课。
马来西亚全称为马来西亚联邦(Malaysia),面积33025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192公里。国土被南中国海分为两个部分: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连接新加坡;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婆罗洲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文莱国则夹于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间。马来西亚因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温度在26-30℃之间。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全年雨量充沛,3-6月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
导游告知我们,来到马来西亚要注意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他们认为左手是不洁的,故游客不要用左手触摸物体,而且不可对女士先伸手要求握手,更不可触摸他人头部。然后我们跟着导游参观了马来西的亚的景点。
一、浓浓中国情
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附近有座中国山,山脚下有座三宝庙,庙门口有个宝山亭,,门口有株三宝树,庙内有口三宝井,隔壁有个三宝院。整个庙区不到两个篮球场大,可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中国文化。
(一)宝山亭
清嘉庆六年(1801),马六甲当地华人领袖蔡士章发起集资,他带头出资荷币1000元,买了一间店屋,将房租收入悉数捐给宝山亭,充作亭内维持费及和尚生活费;同年,蔡又联合海关公司,对宝山亭进行重修和扩建。今日我们见到的宝山亭,依旧保留着蔡当年扩建的原貌。这个亭子原来是人们避风躲雨的休息之处。据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从中国运来的。庙前还种下一棵榕树,200多年来,这棵榕树茁壮成长,浓荫遮地,需八九个人拉着手方能合围,人称“三宝树”。宝山亭经过历代华人的维护保养,已经逐渐演变成三宝庙的头山门。虽然这里门槛不高,但是来此瞻仰的人们,都自觉尊重当地华人的习俗,不踏门槛入内,而是从门槛上跨过去。宝山亭虽然小巧,但门楼上的“宝山亭”三字还是原来的墨迹。亭子结构仍是小巧玲珑,在大榕树的衬托下,色彩庄严肃穆,非常协调。
(二)三宝庙
跨过宝山亭,就是敞开式的三宝庙。迎面看到的是一块金字牌匾,上书“保障幽明”四个大字。庙内正中为三保公(郑和)塑像,约真人一半大小。背景一块红色缎子上绣着“大伯公”三字。左右两侧为蔡士章亲笔题写的楹联,上书“魂依甲地万古幽冥留积德,公庇征人千年享祀配春秋”,落款为“特授甲政蔡士章题”。据说郑和与蔡士章的爷爷同辈,故蔡士章称郑和为“大伯公” 。
三庙内还有一副颂扬郑和的对联:“五百年前留圣迹,四方界内显英灵”。 一张宝山亭大供案横于像前,在石廊里挂满了华裔敬献的锦幡和金匾,上面写着“风平浪静”、“国泰民安”、“佑我子民”、“五谷丰登”、“情系河山”等献词,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情调。左侧还竖立着两块石碑,铭刻着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些史料,还有我国领导人到此留下的照片。春节期间,到三宝庙朝拜郑和的华人络绎不绝,像灵隐寺烧头香一样,热闹非凡,香火旺盛。
(三)三宝井
在三宝庙东廊有60米宽的天井,四周绿树环绕,井边的一棵杨桃树已长出果实。正中有一口水井,上面盖着一个不锈钢制的锥形井盖。旁边竖立一块有中、英、马来三种文字的石碑。
此井由来,说来话长。古时马六甲海峡一带属满刺加古国,这里由于缺乏淡水,而当地百姓又不懂挖井技术,饮水十分困难。郑和下西洋船队的人员,发现这里淡水奇缺,于是商量解决这一缺水难题。由于后勤基地人员大都是能工巧匠,他们不但会造兵器、修船舶,而且熟知天文地理,懂得向地下取水的挖井技术。于是由费姓、张姓两位师傅率领众多的能工巧匠踏遍中国山,精心踏勘地下水源情况,果断选定了三处井眼并插柳条为号。第二天众人兵分三路荷锄挑箕,分别到三处挖井。当挖到三丈六尺深处,即有两口井涌水。到了第九天,当第三口井挖到三丈六尺九寸处,竟露出一道深深的岩石裂缝,一股清泉从岩石裂缝处喷涌而出。大家欢呼雀跃,都说这正合了三宝爷常说的“三六九,玄机数,天神佑”之诀。从此,此井便命名为“三宝井”。消息传开后,满剌加国及附近的南里(今苏门答腊岛)、彭亨岛、意兰丹(今马来西亚的哥打巴鲁)等地臣民纷纷前来聘请中国的能工巧匠指导他们打井取水,“中国打井取水神匠”的美名由此传遍南亚与东非。
(四)三宝院
与“三宝井”一墙之隔的一个小天井,就是“三宝院”。靠墙花窗前塑着一尊青铜浇铸的郑和全身立像。导游小戴向游客介绍郑和的事迹,觉得马来西亚的华人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祖先,非常荣耀。几百年来,华人对马来西亚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马来西亚不会发生排华事件。这里的百姓把郑和视若神圣,因为他七下西洋不仅为南亚诸国带来了航海技术,还传授孔孟儒学、中医药学以及丝绸纺织、瓷器制造和茶叶的炒制工艺等技术,为当地百姓造福不浅,故明末年间三宝庙进行翻修时,这里的百姓便捐款铸了这座三宝铜像。出于对先人的热爱,到这里来的游客纷纷伸出右手,对铜像虔诚抚摸。因此铜像表面已变得非常光滑。
(五)中国山
走出三宝庙后门,沿着一条石径登上“中国山”。在山上郁郁葱葱的丛林中,有一排又一排类似浙闽一带的“椅子坟”,原来这里是深埋着上千座华侨华裔祖宗的英灵!看墓碑,有明朝宣德、嘉靖、万历年间的,也有清朝雍正、乾隆、道光、光绪年间的,还有近代的。这里的墓早期的每座约占地100平方米,墓碑字迹苍劲古朴;近代的则占地较小,但墓碑上大都贴有西装领带服饰的瓷烧照片,上面刻着“朱公之墓”、“王公之墓”等字样。令人生奇的是,这里一反国内座北朝南的传统,所有坟墓一律座南朝北。导游语重心长地说“啊!中国山上那上千座华侨华裔的坟墓,不管是穷是富、是官是民,统统一律面朝北方中国。中国永远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永远是他们牵挂着的神州,故土难忘啊!”
这里承袭着中国传统文化,每年清明冬至,华裔子孙就会扶老携幼祭拜他们的祖先,祁求子孙繁荣昌盛。与一路之隔的伊斯兰教住民相比,那里的坟墓像一个个保龄球,密密麻麻地竖在墓地上。按照回族的教规,祖先是不能拜的。回族人除了不吃猪肉外,婚姻制度与汉族人有很大的不同。回族人只能与同族人通婚,且一个男人允许娶四个妻子,汉族人则实行一夫一妻制。
二、融入西方文化
(一)圣保罗教堂
圣保罗教堂为葡萄牙人1521年所建,位于马六甲河口的升旗山(又名西山),教堂前竖有圣芳济各神父塑像。1670年荷兰人占领马六甲后,将教堂用作城堡,至今在外墙上仍可见到不少弹孔。1753年,荷兰人另建了一座教堂,而圣保罗教堂则作为荷兰贵族的墓地,现在仍保留了一些刻有拉丁文和葡萄牙文的墓碑。在教堂内有一墓穴,是1553年圣芳济各的临时墓地。 传说其死后肉身不腐。荷兰人不信,起其尸体,斩其右手,果然血流如注。荷兰人大惊之余,视其为神圣,遂把他的尸体移葬于印度的果亚,并在教堂前立起他的塑像。不过塑像没有右手臂。每到周末,荷兰人的后裔便到此祭拜。
(二)荷兰红屋
跨越马来西亚马六甲河桥,到了河的东岸,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整洁的广场。广场上有一座红色的钟塔和维多利亚时代所建的喷水池。广场周围都是荷兰式的红色建筑物。面对广场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就是古老的荷兰红屋。300多年来,它一直是政府机关所在地,直至1980年才改为马六甲博物馆。荷兰红屋有厚厚的红砖墙,笨重的硬木门,门前是宽阔的石级。馆内保留了马六甲各个时期的历史遗物,包括荷兰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纪以来的服装,马来人婚嫁服饰,金、银、珠宝手工艺品以及在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类古代船只的图片等。馆内还收藏着稀有的古代钱币和邮票。
红屋这栋古老的建筑,设有厚重的硬木门以及铁链,加上石造的厚墙,可看出荷兰泥瓦匠和木工的手艺。荷兰红屋在1650年完工,曾是荷兰总督及随员的政治机构所在。只有一间房仍保留着十七世纪花雕木制天花板。
三、现代化都市
(一)太子城
太子城又称为布城(Putrajaya),因太子湖而得名。它坐落在四面环山的中心平原地带,占地面积约4932公顷,市区面积为264平方公里,一条被原始森林包围的人工开挖的河道,将城中主要的建筑串联起来。
太子城是马来西亚的新行政首都,目前,除了最高法院和国家发展局外,其他所有的国家行政机构全都搬进了新城,吉隆坡(Kuala Lumpur)则成为经济商业中心。太子城离吉隆坡25公里,从吉隆坡开车约三四十分钟,穿过一道原始森林形成的大门,就到了这座森林之城。也可以坐小船从首相府到各个部门,在森林衬托的运河中顺流而下绕城一周大概45分钟。
太子城广场是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地,中心装饰着五彩缤纷各色鲜花和喷水池,代表马来西亚十四个州的旗帜在广场周围迎风飘扬。整个太子城行政中心包括湿地、首相府、国家清真寺、太子大桥、首相官邸、官邸大桥、达曼植物园、太子会议中心等设施。官方规划力争在2020年建成一座超级大都市。
(二)吉隆坡双子塔
吉隆坡双子塔正式名称是吉隆坡国油双峰塔,坐落于吉隆坡市中心 (Kuala Lumpur city centre 简称KLCC)。曾经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大厦非常壮观,就像两座高高的尖塔刺破长空。
吉隆坡国油双峰塔高452米,两塔高度约相差半米,地上88层,由美国建筑设计师西萨·佩里(Cesar Pelli)所设计。大楼表面大量使用了不锈钢与玻璃等材质。双峰塔与邻近的吉隆坡塔同为吉隆坡的知名地标。
这个工程于1993年12月27日动工,1996年2月13日正式封顶,1997年建成使用。它是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用20亿马币建成的。双峰塔一座是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办公用,另一座是出租的写字楼。
空中桥梁建在第41和42层(距离地面170米)处,长58.4米。用于连接和稳固两栋大楼,开放所有观光客参观。双塔的外檐为152英尺(46.36m)直径的混凝土外筒,中心部位是74.8英尺×75.4英尺高强钢筋混凝土内筒,18英寸高轧制钢梁支托的金属板与混凝土复合楼板将内外筒连系在一起。4架钢筋混凝土空腹格梁在第38层内筒四角处与外筒结合。塔楼由一个筏式基础和长达340英尺但达不到基岩层之4英尺×9英尺截面长方形摩擦桩,或称作发卡桩承托。 位于圆形与正方形交接点位置处的16根混凝土柱子支承上部结构荷载。连接双峰塔的空中走廊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过街天桥。肖恩·康纳利及凯瑟琳·泽塔琼斯主演的《偷天陷阱》里,男女主角就是从这里逃脱。站在这里,可以俯瞰马来西亚最繁华的景象。
四、传承爱国史诗
(一)国家英雄纪念碑
马来西亚的历史洒满了被侵略的屈辱血泪。自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1957年8月31日,马来西亚联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庄严宣布独立。在此前后,国内发生了多次内讧,牺牲了不少壮士。为纪念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1966年,马来西亚于吉隆坡湖滨公园建造了国家英雄纪念碑。碑身上刻着“1914-1918、1939-1945、1948-1960”的字样以及阵亡者的名单。1914-1918、1939-1945这两个时期分别是第一、二次世界大战,1948-1960则是马来西亚的内战,在马来西亚历史上称之为“非常时期”
国家英雄纪念碑位于湖滨公园对面,建于1966年。这座七勇士青铜塑像高15.5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雕塑作品之一,这座由美国著名雕刻大师Felix de Weldon设计的黄铜纪念碑,高达15.54米,在意大利铸造,艺术造型堪称一流水平。
(二)独立广场
独立广场(Merdeka Squnre),是马来西亚人民庆祝国庆的地点。广阔的草地上有一个扁圆形的黑色云石牌匾,标示1957年8月30日午夜英国国旗降下,马来西亚国旗首次升起的历史。到马来西亚来的人们,都会到这里来欣赏广场南端全世界最高的旗竿(高100米),马来西亚国旗在高空中迎风飘扬。
广场周围是许多历史价值的建筑物。苏丹阿卜杜勒.沙马德大厦是由英国建造的最显著的地标之一。设计灵感来自印度的莫卧儿建筑,完成于1897年,雪兰莪州秘书处设于此,后来改为最高法院。荒废多年后,现在为文化和艺术部所在地。此外还有都铎式风格的雪兰莪皇家俱乐部、国立历史博物馆(原渣打银行大厦)和纪念图书馆,圣公会圣玛利亚教堂,一座一百多年历史的哥特式建筑,吉隆坡火车总站等。
五、云顶高原
云顶高原(Genting High lands)海拔1772米,比天目山和玉皇山叠加起来还要高。 它位于鼓亨州西南吉保山脉中段东坡,从吉隆坡出发往东北向约50公里。云顶高原占地面积约4900公顷,是马来西亚新开发的旅游和避暑胜地。这里山峦重叠,林木苍翠,花草繁茂,空气清新怡人。东面有森巴山,西面是朋布阿山,登山公路曲折迂回。云顶的建筑群立于高原的鸟鲁卡里山,在云雾的环绕中犹如云海中的蓬莱仙阁,海市蜃楼,因此素有"南方蒙地卡罗"之美誉。在这样高的山巅上建设高楼大厦,解决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难度可想而知。
(一)华侨林梧桐云顶创奇迹
林梧桐1918年生于福建安溪,父亲林石泉、母亲吴万。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老五,6岁开始念书。12岁时哥哥早逝。16岁时父亲去世后,身为家中最大男丁的他,被迫辍学,挑起养活一家七口的重任。林梧桐19岁那年,日本入侵中国,民不聊生,他决定南下到马来西亚。打工两年后,林梧桐开始试着独立做建筑承包业务,第一笔生意是二手承包兴建了一间两层楼的学校。赚了一百多林吉特。
到马来西亚4年后,他母亲与世长辞。悲痛之余,他决定振作起来,好好奋斗一番。日军投降后,马来西亚重建,林梧桐抓住机会大展身手。当时,参与重建的英军带了大批起重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等设备到马来西亚,工程结束后,这些机械被以投标的方式出售给民间。林梧桐抓住商机,买进不少旧机械,翻新后再以两三倍的价格转卖,生意好得出奇,因此挖得第一桶金。
1963年的一个夜晚,林梧桐和水坝承包公司总经理等人,在共进晚餐时,突发撼世奇想,获得首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的支持。1965年8月8日,林梧桐率队开进云顶,挖山筑路。为此,他倾其所有财力拼搏。从1965年开建到1971年营业,整整7年云顶只有支出没有收入,一度陷入困境,但不折不挠,感动了当地政府。
1969年3月31日,云顶第一间酒店正式奠基。在这个历史性的一天,国父东姑带给林梧桐一个意外的惊喜:政府将优惠考虑让云顶开办赌场。
为解决游客的交通,云顶在第一条道路建成后,继续与政府合作或独资新建、扩建了上山信道,并斥资1.28亿林吉特,兴建长达3.38公里,每小时可运载2000人上下云顶的缆车系统,目前每天车水马龙,年均接待游客超过1200万人。
1997年,林梧桐在当时的首相马哈蒂尔的建议下,把云顶高原7公里处一块占地约81公顷的山坡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备的市镇—“梧桐再也”镇。梧桐是为了纪念云顶开拓人林梧桐,“再也”在马来语中则是成功的意思。
目前,林梧桐坐拥约2000亿元资产,实力足以与任何一个国际级财团对垒。
财富杂志《福布斯》公布的2006年全球250个亿万富豪名单中,林梧桐榜上有名,其个人净资产高达43亿美元。
(二)坐缆车登云顶
我们的大巴从吉隆坡出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尽是盘山公路。俯视山下,原始森林人迹罕至。到半山腰,忽见“梧桐再也”小镇,豪华的建筑物,各式商贾云集,马路、停车场上来了很多大巴,热闹非凡。下午五点,这里还是艳阳高照。我们在一家虹姐海鲜饭店吃了晚饭后,拿了所有行李步行至就近的缆车站。因缆车下来后还有15分钟的路程才可到达酒店,所以大件行李集体寄存在缆车站。由于下午五点以后是工作人员下班和游客到达的高峰期,尽管我们提早吃晚饭,但是缆车站候车队伍仍然很长。这条缆车路线长达3.38公里,运转速度也很快,几乎每分钟开走两辆。我们登上缆车,俯视山下,悬崖丛林在眼前交替消逝,缆车在很陡的高空上持续运行十多分钟,总算到了云顶的缆车站。
(三)游伴突发痛风
我们来云顶途中,76岁的游伴顾先生突发痛风,尽管临时找了一根柴棒当拐杖,仍然行走困难。在这深山老林中发生这种意外,真急煞了。幸亏山顶有一家医院,就到那里挂了急诊。可是这天是星期六,又是下班时间,值班医生很少。挂号后,因值班医生不会汉语,无法与顾先生交流。于是医院方专门去请一位会汉语的医生来诊治。等到晚上八点多钟,医生来了,作了检查,当场给病人打了一针,并配了三种药,回去遵医嘱服用。第二天早上起来,病情几乎消失了,大家才如释重负。顾先生说:医生的交通费、加班费、诊疗费、医药费总共只花了150元人民币,要是在国内,起码倍3倍。为什么会这么便宜?原来马来西亚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医院的药品包装极其简单,药品只求疗效,不讲卖相。医院只负责为人治病,无须考虑经济效益。政府只求满足人民的医疗需求,并力求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四)穿越眼花缭乱的云顶
从缆车站到酒店步行,原先以为要走山路,后来才知道全在室内。我们跟着导游,穿过一个又一个大厅和商场通道,乘过一部又一部电梯,走过一条又一条走廊,看见旁边流淌着碧水泛着小舟的运河,就是不见天日。最后来到一家酒店大客厅。沿途所见,室内通道两侧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柜台陈设和广告非常醒目;指路标识引导游客白天可以往户外高尔夫娱乐城,乘过山车、螺旋波浪车、旋转飞艇等游戏开开洋荤,领略疯狂和刺激的气氛;也可选择老少皆宜的室内游乐区,堆雪人、打雪仗、麻将老K,尽其所好。还可以乘浪漫的威尼斯贡都拉,悠然自得。再高档一点的有立体电影院、高科技的跳舞机、电动游戏机、保龄球场、撞球场、MSPA水疗中心、卡拉OK等,这么多游乐设施,仅一个晚上就是走马观花,也顾不过来。这一路过来的急行军,弯来弯去,如果没有导游领路,我们真的要走丢了。
(五)入住世界第一大酒店
这家酒店真够大了,共拥有6000间房间。我们入住的是First world hotel 7713房间,意思是世界第一大酒店7区7楼13号房间。导游关照:“云顶高原作为马来西亚旅游的第一大品牌的世界第一大酒店,娱乐设施齐全,山上还有5家风格各异的豪华酒店,共有1万多间舒适客房和公寓;还有超过80家零售商店和86家餐厅。找到房间后,晚上可自由闲逛。吃喝玩乐都有,好好享受。进入房间后,你会发现还有许多世界第一。”
我们乘电梯上7楼,按照标识很快找到了房间。用电子钥匙打开房门,进门一看:卫生间和淋浴室只容一人进出,如两人同时进去必须侧身而入;两张3呎半的单人床挤满了房间南北空间,两床之间只留下一张床头柜宽度的通道;整个房间只有一张椅子,没有桌子;一台老式20吋的液晶电视机挂在墙上,播放着云顶云星剧场的文艺节目,也可观看华语新闻;卫生间隔壁墙上一个简易的木框内有5个衣架,供客人挂衣服;天花板上一台40吋吊扇就是唯一的降温设备……。啊!我这才体会到导游曾经说过的“进入房间后,你会发现还有许多世界第一”的那句话。
酒店为何这样布置房间?有它的道理。如果房间太舒适,客人就会呆在房间里,那房间外的豪华设施就不能充分利用,巨大的投资就成为多余功能。据说来此的客人晚上大都到赌场去,欢喜玩的到娱乐场所,欢喜吃喝的到酒巴餐厅去,各得其所。至于累了,到房间里无非是睡一觉,梦境和房间设施没有关系。
我们连续两天起早摸黑,确实有点累了。意识到出远门保养身体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到房间后迅速洗了澡,9点多就睡觉,体验梦境和房间设施的关系。
(六)云顶赌场
我见识过澳门葡京大赌场、美国拉斯维加斯大赌场,现在又见识了马来西亚云顶大堵场。它们的共同点是公务员、堵场工作人员、老板本人及其家属不能参堵。之所以作出这样的清规戒律,显然是堵场的老板们认识到赌博的危害性。
世界第一大酒店大厅旁边就是是赌场入口处。门口的告示写道:“告诫穆斯林教徒不准入内。观光客如去赌场,要出示护照。”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的国教,宗教人士反对开赌参赌,政府也对云顶高原赌场作了诸多限制:只许接待外国游客,禁止本国居民参赌,不允许在媒体做赌场广告。导游还补充说:“进入赌场要通过安检,不能带包和照相机,也不能能戴帽子,”我们游伴中也有去赌场见识一下的。赌场内工作人员都穿着统一的职业服装,对待客人彬彬有礼,场内秩序井然,没有大声喧哗,偷窃,更没有吵架等情况。看来里面的治安还是很到位的。游伴韩先生去赌场体验了一下,说最简单的赌法就是猜大小,输赢概率50%,尽管如此,他还是输了200多,不玩了!
林梧桐把荒山野岭改造成世界旅游胜地,聚集了人气,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并把营业收入的40%以税收形式上交给国家。2007年10月23日,他留下巨额财富撒手西去,马来西亚首相阿都拉对林梧桐去世深感悲痛,觉得这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巨大损失。他在悼词中说:“林梧桐是个坚韧不拔的企业家,在各个工业领域为马国经济贡献良多,也是为人熟知和公认的慈善家。”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杭州市委员会 备案序号: 浙ICP备15045599号 设计制作及技术支持:杭州网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0580号 您是第位访问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