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木版水印打造为杭州国际高端旅游产品的建议
作者:民建杭州市委会 发布时间:2016-10-19 14:59:20 点击率:

“天下印书,杭州为上”,杭州是毕昇的故乡,传统印刷术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其中更有以明代“十竹斋”为代表的木版水印技术留存于杭州。木版水印在世界印刷史和版画史上都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世界印刷史上极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悉仿原作,几可乱真”的高超手法不仅对日本浮世绘的影响极大,也被欧洲人赞誉为全世界已知绘画艺术门类中独一无二的瑰宝。因此将杭州木版水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新蓝海”极具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既可弥补当前杭州特色高端旅游产品的空白,又可发挥其集世界影响力、文化传承力和经典产品制作为一体的特点,打造为与杭州国际化旅游城市相匹配的旅游新亮点。

一、杭州木版水印发展的现状

1、木版水印与杭州渊源深厚,传承基础扎实。杭州的印刷技艺自隋唐始,向来在中国名列前茅,宋代成为国内雕版印刷技术的翘楚,明末时期兴起的木版水印技术虽以南京胡正言的“十竹斋”为代表,但杭州的技术也相当出众,杭州出品的木版水印统称“武林版画”,印本享誉全国。清末以后,这项传统印刷技术受西洋印刷术的冲击濒临失传,虽经过鲁迅、郑振铎两位先生协力抢救艰难留存在北京荣宝斋和上海朵云轩,但“十竹斋”的名号已不复存在。后得益于20世纪5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在杭州成立国内专业院校中最早的木版水印工作室,直接推动了这项技艺的复兴,同时工作室的传人于2001年成立“杭州十竹斋艺术馆”,至此恢复了“十竹斋”的古老名号。

2、木版水印影响力大,极具知名度。木版水印工作室及杭州“十竹斋”艺术馆对木版水印技艺不断学习、研究和保护,通过集聚一大批浙江省乃至全国著名的艺术家共同研究发展木版水印业务,参加“中国第五届国际海报双年展之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传承文献展”、“全国非遗大展”,承办国家图书馆“十竹斋文献展”等展览进一步促进木版水印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使得杭州“十竹斋”成为与“北荣南朵”齐名的国内木版水印三大基地之一,并获批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极大地提高了杭州木版水印技艺的影响力和国际、国内知名度。

3、木版水印产品丰富,深具杭州特色。杭州木版水印技术在多年实践中不断继承和改进,现已复制《富春山居图》、《五牛图》、《唐玄奘西行图》、唐868年王玠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雷峰塔藏经卷》、《十竹斋笺谱》、《十竹斋书画谱》以及潘天寿《雁荡山花》等一批重要作品,在写意水墨画复制技术上达到了国内最高水平,成为杭州人文、历史和景观的特色载体。

4、木版水印寓传承于体验,彰显生命力。木版水印素材丰富,操作方便,体验性强,非常便于大众认识和接受。有效传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保护,目前杭州“十竹斋艺术馆”坐落于杭州市长江实验小学内,已初步建成集创作、生产、展示和体验为一体的艺术馆,并成为小学生学习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二课堂”,以校地合作为方式开展传承教育,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木版水印的交流与展示。此外,杭州“十竹斋”还接纳外国留学生来此学习,在中国美院版画系设立“魏氏木版水印奖学金”,鼓励年轻人对这项技艺的热情,向海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二、推广木版水印作为旅游产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方面,当前杭州旅游业呈现高度发展态势,同时也存在旅游产品缺乏大项目、新亮点,旅游消费难提升等隐忧,而另一方面,杭州木版水印技艺等文化遗产尚缺乏系统性推广和规划,没有与杭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接,不仅缺乏相关旅游产品、旅游路线、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规划,而且受行业本身受众面较窄、场地有限、人员经费不足等原因,在扩大影响力、加快传承度上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业内资源没有充分挖掘。除杭州十竹斋艺术馆作为木版水印的代表发展较好外,其他与杭州印刷史相关的资源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其中包括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所在地——“始版桥”、明末时期印刷工坊的聚集地——河坊街等遗迹皆已没落,同时一些杭州印刷史上重要的著作版本也未见充分考证和保护,如皇帝亲自下旨在杭州印刷的经部书、历史书包括著名的《资治通鉴》,元代的《辽史》《金史》《宋史》及重要的科技农书《农桑辑要》等还缺乏整理和挖掘。

二是与市场经济脱离,自身发展受限。目前传统的木版水印工艺大多局限在书斋之中,传统印刷产品难以得到市场广泛使用,木版水印行业人少利微,还面临作品制作周期长、价格不菲、销路不畅、继承人难以为继等问题,场地成本逐年上涨、人力成本过高,木版水印行业几乎年年亏损,在传承和创新上都勉为其难。

三是市场传播途径较窄,宣传力度小。目前木版水印仅有的体验点位于小学校园内,规划中的体验点位于转塘等城市外围地段,难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杭州“十竹斋”艺术馆作为木版水印的代表在历史上经历了中国美院的水印工坊、西湖艺苑等发展阶段,名称数次更迭,经营内容较为单一,作为民营艺术馆在市场推广和宣传上单打独斗,从名气和平台上来说还与“十竹斋”传承三百多年的品牌影响力有所差距,虽被业内认同,但难以像荣宝斋、朵云轩等老字号一样享誉盛名,被公众所知。

三、关于将木版水印打造为杭州高端旅游产品的建议

获得“G20峰会”举办权、成功申办亚运会为杭州打造国际化城市赢得新的契机,也为杭州特色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新的途径。木版水印作为影响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印刷业的故乡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此为主题打造高端旅游产品也将成为杭州推动旅游和文化有机融合的有益尝试。因此建议:

1、加大对杭州印刷史特别是木版水印历史的挖掘和保护。杭州印刷史大有挖掘的素材和必要,因此建议结合杭州现有的“十竹斋”等传统印刷技术传承的载体,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制定杭州印刷史暨“十竹斋”木版水印史相关保护计划,对杭州印刷史上首印的巨著以及与木版水印相关的历史资料、木刻版、各版本的《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十竹斋印谱》等木版水印精品等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将杭州传统印刷作为杭州旅游新主题。

2、整合资源,以木版水印为主题打造旅游产品。依托西湖景区、运河历史文化街区、西溪湿地等现有的经典旅游线路设立木版水印体验点,结合始版桥、河坊街等杭州传统印刷工坊集聚地设立综合性印刷博物馆,由点及面,通过展览、现场演示、现场参与制作等方式让中外游客了解杭州印刷史和木版水印艺术的留存和发展。通过杭州西博会、大运河庙会、旅游产品推进会等平台和项目,进一步打响杭州木版水印的国际国内知名度,并以木版水印博物馆、十竹斋艺术馆为平台定期举办讲座、专业研讨会、木版水印作品交流会、专题展会、拍卖会等,吸引更多知名艺术家及优秀艺术作品在杭州汇集,形成品牌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杭州“木版水印”旅游产品的文艺内涵和艺术附加值。

3、加快推广木版水印作品,打造“杭州礼物”。将木版水印技艺和产品纳入杭州城市整体形象的宣传和打造中,加快研究木版水印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型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不同层次的旅游商品作为杭州的文化特产,既可将木版水印技艺制作的名家书画、史书经卷和十竹斋书画谱等经典著作作为高端礼品应用于国际高端会议、国际友好城市往来等场合,也可将木版水印技艺运用于纪念品制作,进行旅游手册、旅游地图、景点门票、藏书票等旅游相关物品的印刷,并开发明信片、艺术信笺等精美实用又带有杭州印记的大众旅游产品。同时对“十竹斋”、“武林版画”等加大品牌化保护和运营,借力杭州印刷一千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十竹斋”三百余年的影响力,将木版水印作品打造为深具杭州特色的文化遗产衍生品,成为继茶叶、丝绸、扇子“老三样”旅游纪念品之后极具个性的“杭州礼物”。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杭州市委员会 备案序号: 浙ICP备15045599号
设计制作及技术支持:杭州网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0580号


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