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政建言
首页 >> 萧山民建 >> 议政建言 议政建言
“五水共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者:高清淼 发布时间:2018-12-21 16:33:31 点击率:15次

“五水共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五水共治”作为我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具体举措,正在全国大地如火如荼开展。笔者通过调研,充分分析了当前“五水共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先进地区关于“五水共治”工作开展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并对抓好今后“五水共治”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目前我区“五水共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滞后,难以统筹协调,有序推进。

  随着我区“五水共治”工作的不断推进,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凸现,表现在:有的部门之间、乡镇之间缺乏对接,各自为政,缺乏协调性;有的工程项目零打碎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理念陈旧,缺乏前瞻性;有的普遍认为工程建好就大功告成,甚至撒手不管,缺乏长效性;有的地方放言半年几个月就“见效”,急功求成,缺乏科学性;有的只注重工程建设,忽略长效机制建立,缺乏系统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五水共治”工作的有序推进,影响到成效。

  (二)整治力度有待加大,水环境保护亟待产业升级。

  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我区的化工厂、造纸厂等,由于废污水处理不到位,造成水功能区水质检测经常不达标;一些低小散的豆面、粉丝等加工作坊和近水域的养猪场、养鸭场,对水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在探索中;工业只要求完成市区重点监管和规模上企业污水纳管专项整治,高污染企业的转产和关停尚在排摸中。低小散和落后过剩产业退不出市场,转型升级只能是一句空喊的口号。

  (三)认识有待提高,水治理考量公民观念。

  目前,我区的“五水共治”工作,在市级层面、部门和乡镇层面都已轰轰烈烈地进行部署与落实,但一些企业主动地参与治水者为数不多,少数领导干部和部门对以治水促转型心存顾虑,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太大,会影响GDP,考核不过关;有的觉得治水是潜绩,“吃力不讨好”。这些顾虑道出了治水的艰难,也对干部政绩考核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工程难以发挥效益。

  治水,须从眼下做起,但绝非一日之功。纵观我区治理池塘、河道等工程建设实例,均存在水质没有根本转好。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缺失监督管理、缺少资金投入的问题,也有治水理念和技术方法等问题。工程建了一批,不能永续使用发挥正常效益。

  (五)投入机制缺失,资金筹措难度较大。

  工程建设,资金的筹措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区保障工程建设的投融资实体没有建立,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资金保障;削减我区三分之一的“三公”经费用于治水是个不定数字,难以落到实处;企业“抱团”参与治水的氛围尚未完全形成;全区性的生态补偿与筹集机制尚未建立,难以永续地统筹协调水环境保护与建设;财政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二、对策。

  (一)要规划先行,部门规划要与总体目标相协调。编制“五水共治”规划,既要注意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整体性,又要与其它规划相协调。按照“统一规划、分项集成、统筹实施、分头推进”思路,联动编制“五水共治”规划。

  (二)要建管兼顾,项目实施要与机制建设相并重。

  1.抓好项目实施。①治污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农业污染治理。凡是对水污染造成危害的企业都纳入整治范围,直至关停;大力推进测土配方科学施肥和生物防治病虫害;加快编制生态畜牧业规划,拆除和迁建一批养殖场。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置率。市区要大力推进东大河等河道的沿线截污纳管建设,启动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实现“污水应收尽收”;村镇也要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留死角;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实现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实施“两引”工程,使市区河道和钱塘江的水流动起来,活起来。② 防洪水。重点抓好“一江两溪”江道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快推进城市防洪二期工程建设,加快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启动钱塘江洪水位预报系统建设,编织好防洪水安全网。③ 排涝水。加快推进大田平原排涝工程建设,启动城关水磨坑截洪沟等工程建设。④ 保供水。加快饮用水提升工程和节水工程的建设,提高用水保证率和灌溉水利用率。⑤ 抓节水。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推进工业节水,对高耗水企业实行限时改造或转产转业,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管网漏损率,实施阶梯水价推进居民节水,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2.抓好机制建设。① 依法治污。严格实行涉水污染源管理“五个一律”,即沿岸各类非法企业一律予以取缔;对恶意环境违法企业一律实施高限处罚;对破坏环境的违法排污企业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工业企业、餐饮业和各类服务业有纳管条件的,一律予以限期纳管排放;所有向水体直接排污的企业一律要求做到稳定达标排放。② 长效管护。落实多级管护体系,完善“河长制”,建立河道专项管护基金制度。③ 质量管理。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思想,建立健全质量与安全监督网络,强化质量监督与安全检查,严格责任追究。④ 宣传监督。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五水共治”的认识,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治水。强化舆论监督,对有碍于治水的不良行为,发现一起曝光一起,遏制违规违法事件的发生。⑤考核监督。在工作考核保障上,将治水纳入对部门、镇街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将检查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工作奖惩、干部调整提拔等相挂钩。严肃纪律,强化问责。

  (三)要科技引领,技术保障要与人才引进相匹配。大力引进、培养治水高科技人才。要加大力度与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吸纳他们先进的治水理念,吸收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先进治水经验。实施岸上、水面和水体的立体防护工程,恢复和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

  (四)要广开渠道,资金筹集要与投入监督相同步。我区“五水共治”资金筹集思路:一是将各部门的治水资金统筹使用,同时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二是成立水利等发展投资公司,加大融资力度;三是包装项目,全力争取列入国家、省级工程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四是利用土地开发补偿等方式,吸引国内外临商回乡投资;五是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治水。设立“五水共治”专项基金,做到专款专用。加强财务审计,强化监督,确保治水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干部廉政“三个安全”。

  (五)要加强领导,组织协调要与责任分工相结合。成立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全市的“五水共治”工作。为适应打硬仗的需要,在环保、住建、水利、农业等部门抽调精干专业人员驻点办公,负责全市“五水共治”工作,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 要强化责任的落实,将治水任务分解细化到点、责任到人,有责可问。

五水共治”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系统工程,需通过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推动,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各方联动。同时,要作好长期打硬仗的思想准备,强化监督,强势推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改善生态环境,造福于民。 


加入民建  | 关于我们  | 管理入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建国会杭州市委员会 备案序号:浙ICP备12035437号
设计制作及技术支持:杭州网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0580号